卡杜拉咖啡豆(Caturra)是波旁一个单基因的变种,20世纪50年代在巴西发现。
卡杜拉咖啡豆最合适栽种于700米的低海拔至1750米的高海拔区,海拔越高风味愈佳,有著清爽的水果酸味和淡淡的甜味。
2017年的《FoodChemistry》(食品化学)期刊上有这样一篇研究论文,题为“InflenceofservingtemperatureonflavourperceptionandreleaseofBourbonCaturracoffee”(出品温度对波旁卡杜拉咖啡的风味感知和释放的影响)。
老规矩,我们直接来敲!黑!板!划重点!
先了解一下研究方法。
采用了两种方法来评估咖啡。
1、杯品,评估咖啡风味
感官分析评价小组成员由8名训练有素的成员构成,需要对6个不同温度(31°C,37°C,44°C,50°C,56°C,62°C)的咖啡风味进行评估。
用于评估的感官词汇包括:“整体风味强度”、基础的味道“苦”、“甜”、“酸”,还有风味项“烟草”、“烘焙”、“坚果”、“巧克力”。
2、动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咖啡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
该方法的具体原理可参考《咖啡风味化学》一书。
咳咳咳,以下是干货结论~~
1、杯品温度为44°C时,卡杜拉咖啡最甜。结合文中的分析结果,此温度下,咖啡中的吡嗪(Pyrazine)含量很高,而吡嗪对应的风味描述为:甜,玉米类,坚果等等。
2、咖啡温度为50°C或更高时,烷基吡(Alkylpyrazines)含量增加,此时咖啡会更苦,有烘焙味,整体的风味强度也更高。
3、出品温度低于44°C时,卡杜拉咖啡会展现出更多一些的“非烘焙”类的咖啡风味,比如“酸”、“甜”和“烟草”。
哥伦比亚小木屋庄园水洗卡杜拉
Colombia Huila Finca La Cabaña Washed Caturra
近年专营特定国家的微型生豆商越来越多, 除了精品咖啡大国巴西, 巴拿马, 哥斯达黎加, 埃塞俄比亚, 危地马拉, 印尼。 逐渐地, 专营哥伦比亚, 东帝汶, 印度, 泰国, 缅甸…也陆续出现在市场上。 虽然这类型的生豆商手上的品项种类较不如大型生豆商丰富, 但也因为这样, 跟生产者的关系更为密切, 也会真的飞到产地去看庄园, 杯测豆子。 或许这类型的生豆商价格不比大豆商漂亮, 相对也不容易踩到雷。
这次的豆子是专营哥伦比亚生豆商C公司进的品项。 根据生豆商的风味描述, 这支水洗咖啡带有茉莉花香, 巧克力, 焦糖, 适当的酸度跟质地, 品种则是Caturra. 依照前年Michael Sheridan在SCAA年会上所发表的哥伦比亚Caturra vs Castillo实验。 杯测32支Caturra咖啡, 最常见的风味形容是中度的酸质跟质地, 巧克力, 焦糖的香甜。草本, 柑橘, 以及樱桃的香气。 杯测分数大约落在82-85分。
这次的烘焙量500g, 先取100g样品估算瑕疵比率。 生豆含水量饱满, 质地结实, 颜色是新鲜的蓝绿色。 瑕疵豆大约4g, 大多是碎豆, 羊蹄, 以及一些发育不良未成熟的种子。 没有全黑, 异物跟发霉。 据生豆商的通知, 本批由于是小量分装出货, 故有先挑掉一些包装时看到的瑕疵豆。
入豆温设定在170度, 回温点约落在一分钟99.5度, 升温速度正常, 因为含水量高, 所以花了多点时间脱水, 目标设在一爆尾时滑行下豆。 烘焙时间约9分10秒, 下豆温210度。 烘焙完成后重量约406g.
放置24小时后冲煮, 15g 咖啡磨开后, 干香是很经典哥伦比亚的酸香甜味, 苹果, 肉桂, 坚果, 焦糖。 冲210cc, 92度的水萃取约170cc. 湿香的香料苹果味, 入口后有个浓厚的茉莉香, 介于桃子跟苹果之间的风味, 不算强烈但是有感的果酸, 甜度高, 尾韵带巧克力味。 用20g粉粹取50cc espresso, 茉莉花香调不算明显但是有感, 但因刚烘好24小时, 所以还有一些燥气还没全消。 尾韵的巧克力甜感还不错。 会联想到去年P生豆商进的一支Huila EP Senor Ninfa Perdomo Sosa (70% caturra + 30% castillo), 差别在酸的柔和度与细节的部份。
这是一支进可攻退可守的豆子, 可做手冲单品, 也可以搭其他产区的豆子做综合豆, 但SOE就稍嫌单调了一点, crema质地也称不上细致。
前街咖啡烘焙的哥伦比亚考卡杯卡杜拉咖啡豆在品牌和品质上都有充分的保证。而更为重要的是,性价比极其高,一包半磅227克,价格仅有95元左右。按照每杯单品咖啡15粉来计算,一包可制15杯咖啡,每杯仅需要6元左右,对于咖啡馆出售动辄几十块一杯的价格来说可谓性价比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