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传说故事及历史发展 哥伦比亚精品咖啡的历史

作者:未知 来源:手冲咖啡: 咖啡新闻 > 咖啡行业 > 咖啡 > 2025-09-06 12:42:27

哥伦比亚 水洗6bf


作为世界第三大咖啡生产国,哥伦比亚同时也是最大的水洗阿拉比卡咖啡处理国家,目前所有出口的咖啡豆里高达40%均为精品等级。不难发现,在很多咖啡馆里都能找到哥伦比亚的身影,比如在前街,你就能看到玫瑰谷、花月夜、大肚脐、希爪、惠兰等多个品类可以采用手冲的形式出品。


今天,前街从哥伦比亚的咖啡种植故事开始讲起,带大家云游这个精品咖啡的生产大国。


哥伦比亚咖啡历史

 

别看哥伦比亚国土面积小,哥伦比亚却是咖啡产量大国,其阿拉比卡咖啡豆的产量仅次于与之相邻的巴西。然而,与许多美洲咖啡产国一样,在欧洲人踏上这片土地之前,咖啡这一种起源于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农作物在此并无栖息之地。


Coffee_from_plantation_1024x1024.jpeg

 

据说,哥伦比亚的咖啡种植最早追溯到十八世纪初期,咖啡种子或咖啡树苗跟随西班牙耶稣会教士一群人的船只进入到了哥伦比亚这片土地。一位名为何塞古米拉的西班牙传教士在其一本记录流经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奥里诺科河的书中,确切写出了其本人于1730年在河流沿岸看见了咖啡种植园的存在。

 

这从侧面验证了,早在1730年之前,哥伦比亚早已开始种植咖啡。


哥伦比亚 塔比品种42

 

随着咖啡在哥伦比亚大规模地种植,咖啡在十九世纪末成为哥伦比亚主要的外汇出口产品。然而,十九世纪末那场持续了四年的“千日战争”让哥伦比亚损失惨重,人口锐减,土地满目苍夷,经济发展停滞。

 

大量的大型咖啡种植园无法维持,甚至一度成为了无人问津的荒地。哥伦比亚政府为了挽救咖啡产业,将这些荒地整合起来,再分割成小面积种植单位,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给没有土地的农民。农民可以在这些土地上混合种植咖啡以及其他的农作物。

 

哥伦比亚国家咖啡种植者协会

 

哥伦比亚以其小型咖啡农场为主的咖啡产业格局,被当作是新型且灵活的产业模式。在当时的国际咖啡价格影响之下,哥伦比亚咖啡表现出了巨大的增长潜力。然而,哥伦比亚咖啡在当时的全球市场上并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Congreso-Cafetero-2-1.jpg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哥伦比亚的咖啡种植者们在1904年组织了一个名为“咖啡生产者机构”来管理国内市场。直至1920年,一位咖啡种植者带头促进哥伦比亚咖啡联盟成立,保障众多小型咖啡农场的利益。这一组织随后壮大发展,并在1927年正式建立了更为权威和规模的组织,FNC。

 

Fabrica_Buencafe,_Chinchiná



FNC的成立,旨在保护咖啡种植者额利益。在接下来的几年间,哥伦比亚作为咖啡生产国,在FNC的帮助下,成为了世界第三大咖啡出口国。


哥伦比亚咖啡种植

哥伦比亚位于南美洲的北部,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哥伦比亚咖啡种植的区域分布在安第斯山脉沿线,由南向北,产区主要分布在整个国家的西部。由于种植区域分布广,不同的地理因素和气候特征会形成不同的咖啡生产季度,哥伦比亚可以说一年四季都有咖啡收成。


哥伦比亚2


哥伦比亚有着较高的种植海拔,在1000-2500米之间,这里受安第斯山脉的多样性地形影响,微型气候丰富,降雨量充沛,气温常年为18摄氏度左右,非常适合咖啡树的生长,这也是哥伦比亚咖啡品质上乘的首要原因。这里有30%-40%的农村人口都依靠咖啡生产,当地农业都是小型农场模式经营管理,咖啡种植也是。农场的面积不大,一般只有两公顷左右,农场主会细心照料园内的植株,当地人在咖啡树周围会种上高大的乔木或者香蕉树,为咖啡树提供遮阴。


按照地理位置,哥伦比亚咖啡种植地区可以被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产区,其中根据咖啡豆品质,主要分布在南部。下面前街来聊聊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区:惠兰(Huila)、考卡(Cauca)、娜玲珑(Nari ñ o)、桑坦德(Santander)。


位于哥伦比亚西南部的惠兰产区,是当地重要的精品咖啡种植地之一,占哥伦比亚咖啡总产量的12%。这里环绕着多样的山丘陵地,海拔在1500米以上,哥伦比亚河水汇流于此地,为咖啡树生长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与传统印象中的哥伦比亚咖啡经典醇厚风味不同,惠兰产区多以小农提供的微批次咖啡为主,不同的微气候和别样的生豆处理方式,咖啡风味呈现各自的特色,包括前街分界线希爪、前街分界线庄园大肚脐在内的多款单品咖啡均产自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果香,冲出来的黑咖啡更是因为杯中浓郁的酸甜而深受人们喜爱。


大肚脐9310


考卡Cauca

考卡产区有着高海拔的山地地形,海拔高达2100米,这里的适宜降水、较大的日夜温差以及火山土壤都很适宜咖啡树的生长。这里高海拔下形成的显著昼夜温差是与哥伦比亚其他产区最大不同,咖啡豆成熟时间更长,充分吸收营养物质,也造就了考卡的咖啡酸甜宜人。


image


娜玲珑Nari ñ o

安第斯山横跨娜玲珑全省,咖啡树种植在1600-2300米的高海拔云雾缭绕环境下,火山土壤带来的丰富营养,产出的咖啡品质较优。娜玲珑产区虽然产量不高,但是其海拔、地形与土壤等原因带来的特殊的微型气候,使该区域的咖啡带有优秀的酸质与独特的风味,同时口感等级较高,质感极佳,近些年来深受全球咖啡爱好者的喜爱。


桑坦德Santander

前街咖啡了解到,桑坦德是哥伦比亚最早开始种植咖啡的省份,虽然不常被提起,但这里也是哥伦比亚非常重要的一个产区,咖啡产量已达到哥伦总产量的5%。这里的气候干燥,海拔高度比较低,大约1400-1600m,种植着大量的铁皮卡品种。当地的咖啡树大多种植在森林中,有适当的遮荫,使咖啡果实的成熟期较长,肥沃的土壤和显著温差让咖啡风味更加醇厚,口感圆润均衡。比如前街出售的玫瑰谷咖啡豆就是产自这里。


哥伦比亚 865a11

 

哥伦比亚作为经典的咖啡产国之一,不但在前街咖啡标注着半百款咖啡豆的豆单上拥有着其独特的一篇区域,甚至入选了前街咖啡的口粮豆系列当中。前街咖啡的口粮豆系列中涵盖了七个经典咖啡产区,虽然并非出身于知名的咖啡庄园,但是可以使得咖啡小白能够以实惠的价格品尝到各大产区的主要风味,从而了解自己所喜好的产区。

 

口粮豆系列


前街经过多次对多款不同品种、处理法、产区的咖啡豆进行杯测对比发现,经过水洗处理的咖啡豆,能够更好地体现一个产区的主要风味,而日晒处理的咖啡豆则在水洗的基础上拥有更强烈的香气和甜感。

 

因此,前街咖啡的口粮豆系列,为了表现出产区最基本的风味,基本上是采用了水洗处理法。前街咖啡的一款哥伦比亚的口粮豆,产自闻名遐迩的惠兰产区,水洗处理法将其原本的风土暴露无遗,展现出了浓郁的黑巧克力风味,果酸柔和。


惠兰0105

 

在对这款咖啡豆进行冲煮时,前街建议使用以下参数:

 

滤杯:Hario V60

水温:90摄氏度

粉量:15克

粉水比例:1:15

研磨程度:中国标准20号筛网通过率80%

 

前街咖啡发货5天内新鲜烘焙咖啡豆,在烘焙好后,咖啡豆体内蕴含充足的二氧化碳气体,在冲煮时会抑制热水进入内部结构,将风味物质萃出。因此,前街建议在冲煮的时候进行闷蒸,促进气体的排出。而闷蒸的时间一般控制在30秒左右,具体情况要根据闷蒸“汉堡”的状态,若“汉堡”没有明显鼓起、塌陷,可以适当缩短闷蒸时间;反之亦然。

 

闷蒸


先注入30克热水闷蒸30秒,从中心点细水流注入并缓慢绕圈至125克,当滤杯中水位降至即将露出粉床继续绕圈注水至225克,萃取时间约为2分钟。

 




2025-08-19 10:33:50 责任编辑:未知

单品咖啡

常见的咖啡产区

非洲产区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达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晒)-

肯尼亚咖啡- 卢旺达咖啡- 坦桑尼亚咖啡-

亚洲产区

曼特宁咖啡- 黄金曼特宁- 云南小粒咖啡-

美洲产区

哥伦比亚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产区

危地马拉咖啡- 哥斯达黎加咖啡- 巴拿马咖啡- 翡翠庄园红标- 蓝山一号-

本站推荐: 卡蒂姆咖啡豆| 季风马拉巴咖啡| 牙买加咖啡| 西达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黄波旁咖啡| 巴拿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马拉卡杜拉咖啡豆| 罗布斯塔咖啡豆特点|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点| 巴西摩吉安纳咖啡| 巴西咖啡豆风味特点| 乌干达咖啡豆风味| 西达摩咖啡豆特点| 后谷咖啡云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亚红樱桃咖啡| 哥斯达黎加塔拉珠咖啡| 单品摩卡咖啡豆的特点| 卢旺达单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风味| 哥斯达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点|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更多推荐

更多资讯

关注我们

  1. 关于我们
  2. 商务合作
  3. 推荐计划
  4. 投稿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