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是全球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主要生产和出口价位较高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据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统计,巴西咖啡种植面积达到了1.9万平方公里,其产量和出口量都接近世界总量的40%。巴西咖啡协会统计,2014年咖啡产量超过6000万袋(每袋60千克)
独立后咖啡经济一枝独秀
1820年,葡萄牙爆发革命,巴西与宗主国的矛盾日益加剧。1822年9月7日,葡萄牙王子、巴西摄政王佩德罗宣布巴西独立。在君主立宪派的拥护下,12月1日,他加冕为皇帝,称佩德罗一世(1825年,葡萄牙正式承认巴西独立)。独立后的巴西虽然在政治上脱离了葡萄牙王室的直接统治,但是,大地产制、单一产品制和奴隶制都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巴西的独立更像是一场分离运动,是一场“没有社会革命的政治革命”,只是土生白人取代了“半岛人”的统治而已,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殖民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这种“路径依赖”导致了此后咖啡经济的畸形繁荣。
19世纪30年代,咖啡占巴西出口总额的43.8%。19世纪中叶,在以帕拉伊巴河谷为中心的里约热内卢地区,咖啡种植业达到巅峰。1851—1860年,巴西咖啡年均产量达到260万袋。至此,巴西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在帕拉伊巴河谷最繁荣的时期,里约热内卢控制着巴西咖啡出口量的88%。咖啡种植者采用古老粗放的刀耕火种方法,对土地进行掠夺性开垦,为了扩大咖啡种植园规模而不断砍伐森林,一旦某片土地露出疲态,种植者就放弃这片土地,把新的雨林夷为平地进行咖啡种植。到19世纪70年代,里约热内卢地区几乎没有新土地可供开垦。随后,咖啡经济向西部和北部延伸,圣保罗成为又一个咖啡种植中心。1880年以后,巴西咖啡年均产量超过500万袋,圣保罗州的咖啡生产超过了里约热内卢州。1906年,巴西咖啡年产量跃升至2200万袋。1908年,咖啡占巴西出口总额53%,独揽出口经济半壁江山。
那么,巴西咖啡经济为何能够一枝独秀呢?
第一,就自然条件而言,巴西是世界上热带范围最广的国家,气温、雨量和光照等条件适合咖啡树这种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第二,国际市场对咖啡的需求刺激了巴西咖啡产业的发展。18世纪,咖啡成为欧美人社交和生活的必需品。1730—1735年,世界咖啡消费量增加了两倍。巨大的市场需求吸引着咖啡种植园主和贸易公司,促使他们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第三,红木、甘蔗和矿业经济周期的兴衰既为咖啡经济的崛起创造了机遇,也为其提供了发展所需的原始积累。从16世纪起,里约热内卢先后经历了采伐红木和甘蔗种植两个发展阶段,与其相邻的米纳斯吉拉斯州则以开采矿产见长,这些产品出口带来的巨额外汇为咖啡经济提供了雄厚资金。
第四,外来移民为咖啡这一劳动密集型经济提供了充足劳动力。率先崛起的巴西北部咖啡种植业所使用的劳动力,主要来自16—18世纪蔗糖和矿业周期留下的黑奴。1850年巴西国会禁止奴隶贸易后,欧洲和亚洲移民成为劳动力主要来源。1887—1897年,约130万移民入境巴西,大部分人从事咖啡种植及相关产业。
第五,铁路、远洋船舶等近代交通工具极大地便利了巴西咖啡的出口贸易。1874年,巴西铁路全长约1200公里,1889年增至约9600公里。铁路从咖啡种植地直接通往里约热内卢、桑托斯港,专供咖啡运输使用,轮船则使巴西与国外的咖啡贸易更加便捷。1821—1844年,美国对巴西咖啡的人均消费量由28.35克跃升至227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