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咖啡机怎么冲咖啡?六种手冲手法大整理
	 
	 
	  
	  使用大嘴鸟手冲壶:大嘴鸟的特色就是给水非常柔软,可以从闷蒸的状态看出端倪,粉层吃水状况良好
	  
	  给水分3段
	  
	  1.小水柱推粉
	  
	  2.中水柱淹水浸泡
	  
	  3.大水柱加压收掉
	  
	  三段手法做出适量的层次
	  
	  但还是以口感的均匀度为主要目标
	  
	  因此给水的频率差异不会太大
	  
	  充分利用三洋滤杯高水位排水顺畅的结构
	  
	  即使给出高水位
	  
	  也不至於淹水太久造成苦涩
	  
	  确保了足量的body和甜感
	  
	  影片中可以明确分为两段手法
	  
	  第一段:逐渐向外扩散的点滴法
	  
	  和传统点滴法只点中心的方式不太一样
	  
	  从中心点出发慢慢往外滴,粉层膨胀的效果很不错
	  
	  第二段:中心向外小水柱持续注水
	  
	  这点和传统点滴法又不太一样,比较像一般v60习惯的手法
	  
	  会注水到比较高的水位,确实比较适合应用在v60
	  
	  如果用kono会淹水淹得很严重
	  
	  风味上确实也取kono和v60的折衷
	  
	  有点滴法饱满的前段+v60清爽的後段
	  
	  层次鲜明,学长蛮喜欢
	  
	  精彩有想法的好手法
	  
	  前半段闷蒸用类似点水的手法让粉面均匀吃水
	  
	  下水的水量颇不小,可以看出粉面膨胀的状况不错
	  
	  第二段给水也是用点水的方式缓步给水
	  
	  这点也是学长归类为金泽流的主要原因
	  
	  用较小的水量做前段的萃取,做出较高的浓度
	  
	  这点颇符合金泽流的冲煮精神
	  
	  第三段给水换成小水柱并淹过粉面做短暂浸泡
	  
	  这点就和金泽法的补水有明显不同
	  
	  但稍加浸泡可以让後半段的水也有风味
	  
	  也可以比传统金泽多一点层次
	  
	  但有後半段萃取过度的风险,算是走在危险平衡上
	  
	  所以要特别小心再小心
	  
	  手冲手法百百种,认真欣赏其他人的手法
	  
	  思考其变数和可能性
	  
	  就是让你手冲快速进步的好法门喔~
	  
	  让我们来看看Santa Rosa如何诠释超红的钻石滤杯
	  
	  1.用相当足量的水做闷蒸,大约是30-40cc,闷蒸时间25秒
	  
	  2.分2段注水,2段都用大水,相当豪迈,配合的背景音乐也是够狂野
	  
	  3.大水将粉层快速的推到杯壁,对於流速较慢的钻石滤杯而言是个避免流速过慢的好方法。第一段给水後,剂量相当多,但几乎没淹水,瞬间就流出滤杯就可见一斑。
	  
	  4.第二段给水以不淹过粉墙为核心目标,即可维持高排水速度,使2段都维持良好的前段风味,但因为又有适度的浸泡时间,也萃取出适量的body。
	  
	  5.其中的关键在於两段水的剂量比例,第ㄧ段水要推出粉墙,用高剂量可以做出较多前段风味
	  
	  两把大壶都装满水冲煮
	  
	  (学长ㄧ把都快拿不起来了)
	  
	  而且还是大小v60ㄧ起冲
	  
	  在旁边看只能说是神技啊
	  
	  两把壶冲煮的变数和技巧学长就不多说了,毕竟大家平常也没甚麽机会冲二刀流
                        
                      
                          
                         
                        
                        
                        
                        关注公众号,发送 117464 免费阅读全文
                        
                            2018-05-14 16:31:31 责任编辑:未知                        
                        
                        
单品咖啡
常见的咖啡产区
非洲产区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达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晒)-
肯尼亚咖啡-
卢旺达咖啡-
坦桑尼亚咖啡-
亚洲产区
曼特宁咖啡-
黄金曼特宁-
云南小粒咖啡-
美洲产区
哥伦比亚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产区
危地马拉咖啡-
哥斯达黎加咖啡-
巴拿马咖啡-
翡翠庄园红标-
蓝山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