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滴壶
	
	
	第一次喝冰滴咖啡是几年前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地点是北京三里屯的“鱼眼”咖啡。一个玩咖啡的老鸟儿推荐了这家店的冰滴咖啡,那时的我根本不懂冰滴咖啡和冰咖啡的区别,只记得那就是一杯“冰咖啡”。
 
	 
	第二次喝冰滴咖啡是今年4月,地点是台北某咖啡店。(没错,时间跨度和地点跨度都很大)这一次咱可不是土包子了,我已经知道冰滴的“珍贵”,所以,很“认真的”喝每一口。我觉得冰滴比冰的黑咖啡和热的黑咖啡更加“容易”喝。冰滴的感觉就是“爽口”(请原谅我,我很难用某个词来表达这种感觉,语文真心是体育老师教的)
	 
	这是我在台北喝到的冰滴,130台币一杯(汇率大约5),台湾的咖啡文化发展的比较好,因此喝一杯味道还算过得去的咖啡很容易,也很便宜。711早上大约35台币就可以喝到一杯美式,感觉不比星粑粑的差
	用低温水,我会选择冰水混合使用,看到有人建议是5摄氏度;
	“一滴,一滴”地萃取,传说是1分钟30滴,我一般都是凭感觉,1-2秒一滴;
	完事儿有说在冷藏室冰酿1天的,也有说冰酿3天的。我试过冰酿3天,也有一次是冰酿了1天,口感还真有区别,但我总觉得3天不会坏了吧?
	咖啡豆一般都推荐选择深烘焙的豆子,曼特宁尤佳,因此,我第一拨都是用的illy的深烘焙豆子(老板送的 )。我也跟一个咖啡师聊过,他说耶加雪菲也可以,今天就试试。咖啡粉的研磨粗细我也没有找到特别标准的建议,我选择的是比手冲细。理论上,温度低,可以细点儿;
	水粉比我之前沿用的是手冲的标准,1:15,但我觉得略淡,因此,我准备试试1:12;
	咖啡粉上下垫滤纸,下层滤纸为了防止滴滤出的咖啡有渣子,上层滤纸是为了让滴下来的水均匀流入咖啡粉。一般我不会把粉压的太实,轻压一下即可
	
  
                         
                        
                        
                        
                        关注公众号,发送 82270 免费阅读全文
                        
                            2016-10-21 13:55:15 责任编辑:未知                        
                        
                        
单品咖啡
常见的咖啡产区
非洲产区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达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晒)-
肯尼亚咖啡-
卢旺达咖啡-
坦桑尼亚咖啡-
亚洲产区
曼特宁咖啡-
黄金曼特宁-
云南小粒咖啡-
美洲产区
哥伦比亚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产区
危地马拉咖啡-
哥斯达黎加咖啡-
巴拿马咖啡-
翡翠庄园红标-
蓝山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