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品种优劣大粒种咖啡的分类品种及特点
	又称利比里亚种,为常绿乔木。植株高大,高达10米以上,枝条粗而硬,斜向上生长,枝条木栓化最快。叶片椭圆或圆形,革质叶面有光泽,叶端关,叶缘无波纹。果实大,长圆形,果皮及果肉硬而厚,果脐大而凸出。鲜果与干豆的比例约为7~10:1,种子外壳较厚,硬而韧,种皮紧贴种仁,豆粒大,每斤千豆约为 1300粒。成熟的果实为朱红色。枝条结果较少,每节果数约5~6粒。本种的主根深,较耐旱,抗风、抗寒力中等,耐光,最易感染锈病。单株产量高,单位面积产量低。风味浓烈,刺激性强。
	  主要品种有埃塞尔萨种(有称查理种),70年代从广西引入海南种植。生势旺盛,果实有些似中粒种,但种皮厚硬似小粒种,鲜干比为5~8:1,品质味浓稍带苦味。根深,耐旱耐寒力较强,对叶锈病和天牛均有抗性
	又称阿拉伯种,原产埃塞俄比亚,为常绿灌木。植株较小,高4~5米,分枝细长,枝干木栓化较早。叶片小而尖,长椭圆形,较中粒种为硬,叶缘波纹细而明显。果实较小,鲜果与干豆的比例为4.5~5:1,种子外果皮较厚而韧,种皮较厚,易与种仁分离。种子较小,一斤咖啡豆约1700~2600粒,单节结果较少,约12~15个,但枝条结果数较多,所以,在管理良好的情况下,产量并不低于中粒种。咖啡粉味香醇,饮用质量较好。植株抗风,较中粒种耐旱,抗寒力最弱,但极少感染锈病,产量较高,风味浓,刺激性强。其中著名的品种有:罗马斯塔种、奎隆种、乌干达种及印度尼西亚的无性系BP38、BP42、东爪哇高产种Bgn300、Bgn124等。
	  近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从中粒种实生树选出8个高产优良无性系,经过多年试验证明产量高于现有的实生树3~4倍数,亩产干豆150~200公斤,可在海南省推广种植。
	
  
                         
                        
                        
                        
                        关注公众号,发送 89913 免费阅读全文
                        
                            2016-12-19 17:42:36 责任编辑:未知                        
                        
                        
单品咖啡
常见的咖啡产区
非洲产区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达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晒)-
肯尼亚咖啡-
卢旺达咖啡-
坦桑尼亚咖啡-
亚洲产区
曼特宁咖啡-
黄金曼特宁-
云南小粒咖啡-
美洲产区
哥伦比亚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产区
危地马拉咖啡-
哥斯达黎加咖啡-
巴拿马咖啡-
翡翠庄园红标-
蓝山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