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果由外果皮、带有粘液的果肉(中果皮)和咖啡豆(胚乳)组成。当咖啡果成熟的时候,咖啡过的外果皮会变成红色或黄色。通常,一颗咖啡果里含有两个咖啡豆,每个咖啡豆被一层类似羊皮纸颜色的棕色膜和一层白色的膜包裹着。在处理咖啡的每一个步骤中,都会去掉咖啡果的一层皮。简而言之,第一步处理的时候,会去除外果皮和果肉;在发酵过程(或者机器处理)中会去除果肉的粘液;咖啡豆外的棕色膜和白色的膜,会在二次干燥时,在脱壳和抛光的程序中去掉。根据咖啡豆的大小和瑕疵,会将咖啡豆分等级,最终剩下的绿色豆子,就是每日里你享受杯中咖啡美味的原料
大约4周以后,每颗果实的含水量将下降至大约12%,这时的果实是干的。在巴西,这个阶段的咖啡豆被冠上一个容易混淆的名字:可可(coco)。此时它的表皮变为暗褐色而且易碎,还能听见咖啡豆在果壳里咯咯地作响。
该过程需要比表面上看起来更多的技术。因为咖啡豆有可能被干燥过度,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这些咖啡豆就很容易在下一个阶段即去壳时遭到损坏。反之,没有充分干燥的咖啡豆也易受损。接下来就是把这些干燥的果实在地窖里贮存一段时间。在此期间,鲜咖啡豆中的水分继续蒸发干燥法是最便宜、最简单、最传统的咖啡豆加工方法。加工时,要将收获的果实铺在水泥地面、砖地面或者是草席上。最理想的是在阳光下,而且要在有规律的间隔时间内用耙子把这些果实耙平,防止发酵。如果下雨或者气温下降,必须把这些果实覆盖起来以防止遭到损坏。 干燥法用于未经洗过的咖啡豆。湿处理法用于彻底清洗过的或半清洗过的咖啡豆。除了在巴西和埃塞俄比亚比较普遍地使用干燥法之外,大多数阿拉伯咖啡豆都是用湿处理法加工的。在印度尼西亚,有一些罗百氏特咖啡豆用湿处理法加工,但是这在当地并不普遍

关注公众号,发送 84176 免费阅读全文
2016-11-03 14:27:49 责任编辑:未知
单品咖啡
常见的咖啡产区
非洲产区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达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晒)-
肯尼亚咖啡-
卢旺达咖啡-
坦桑尼亚咖啡-
亚洲产区
曼特宁咖啡-
黄金曼特宁-
云南小粒咖啡-
美洲产区
哥伦比亚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产区
危地马拉咖啡-
哥斯达黎加咖啡-
巴拿马咖啡-
翡翠庄园红标-
蓝山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