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知 来源:手冲咖啡: 咖啡知识 > 拿铁 > 2025-10-31 20:48:13

更多精品咖啡知识,请关注:前街咖啡(Frontsteet Coffee)
“摩卡 ”,得名于也门摩卡港。自15世纪开始的几百年里,所有的咖啡豆都要集中到摩卡港,从这里跨越红海再出口到各地。自此,摩卡港也顺势成为咖啡世界的枢纽。
由于装咖啡豆的麻袋上都印有“MOCHA”的标记,以证明是从摩卡港运输的,所以欧洲人就把摩卡港运来的美味咖啡豆统称作“摩卡咖啡”,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早期摩卡(Mocha)成为了咖啡的代名词。摩卡咖啡豆以粒小香浓著称,经深度烘焙后,酸醇味强,回甘适中,带有浓郁的巧克力韵味。

而今天我们所说的意式摩卡咖啡则要追溯到18世纪的意大利。当时由于荷兰把咖啡带到了东南亚,法国把咖啡带到了南美,摩卡港失去了对咖啡的垄断地位,加上中后期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摩卡豆在欧洲成了稀缺品。
为了模仿摩卡咖啡豆中的巧克力韵味,有人尝试在咖啡中加入可可粉进行调配。后来,随着意式咖啡机的出现,以及以意式浓缩为基底的花式咖啡开始风靡世界,这种加入巧克力的牛奶咖啡也成为了意式菜单里重要的一员。那么,一杯正宗的摩卡咖啡应该怎么做呢?接下来请随前街来,好好学习吧~

市面上,能为咖啡提供巧克力风味的可可类产品有很多,比如巧克力酱、无糖纯可可粉、纯黑巧克力块、牛奶巧克力块、可可脂巧克力碎等等,价位从几元到上百都有,每款的巧克力味、溶解度、质感各有不同,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与喜好来选择。

如果采用不含糖的纯可可粉、黑巧克力块,制成意式摩卡咖啡还需要根据自己口味额外加糖,另外粉末需要预先加入热水搅拌均匀,方能与Espresso混合。这里前街选用的是牛奶巧克力块,融化方式为:连同包装一并丢在咖啡机上加热,化成流体状备用。

至于意式咖啡豆的选择上,建议使用带有明显坚果风味的中深烘焙类型。以前街的豆单为例,除了单一产地的巴西皇后庄园、印尼黄金曼特宁、巴布亚新几内亚天堂鸟,一些主打坚果、焦糖、黑巧克力、奶油风味的意式拼配豆,同样与牛奶巧克力十分般配,让热摩卡的口感更胜一层。

奶泡、巧克力、意式萃取都备好后,接下来的工序就是将这三者充分融合。
准备材料:萃取双份Espresso、200克冷藏鲜牛奶、提前融化好的20克巧克力块,一丢丢巧克力碎/可可粉,一个200~300ml容量的咖啡杯。如果你还是一名甜食狂热爱好者,还可以像前街这样加入棉花糖或者奶油。

1.先将融化好的巧克力浆倒入陶瓷杯中,使用20克暖阳咖啡粉萃取37克浓缩咖啡液,趁热搅拌均匀;
2.把200克鲜奶打发至50~55℃左右的热奶泡,4-5下吱吱声后再进入打绵阶段;

3.用勺子舀出一勺上层的牛奶泡沫,在混合了巧克力的浓缩咖啡里画圈,如图那样绕出一个白色实心的圆圈;

4.将奶缸剩余的热奶泡从中心全部注入咖啡杯中,直至撑到满杯;

5.最后进入装饰阶段,夹2颗白白胖胖的棉花糖轻手地放在上面,撒上可可粉或巧克力碎,然后用火枪浅浅烤制成焦黄色。一杯一杯暖fu fu~的热摩卡就做完了。

不过每当到了炎炎夏日,比起热饮摩卡咖啡,许多嘴馋的小伙伴更喜欢口感清爽的冰摩卡。其实,制作冰摩卡需要用到的材料同样不复杂:双份意式浓缩咖啡+巧克力酱+200克鲜牛奶+冰块。

先准备一杯透明的玻璃杯,将巧克力酱挂满杯壁,加入冰块和一半的牛奶,然后在萃取好的意式浓缩里融合10克巧克力酱淋入。

接着用法压壶将另一半的冰牛奶打绵,刮去浮在表面的大泡泡倒至接近满杯。最后利用巧克力酱雕刻出花纹,一杯浓香甜蜜的冰摩卡就制作完成了。
热拿铁如何制作?
作为参考,这里再以前街经典拼配咖啡豆制作一杯热拿铁,并与摩卡对比一番。

使用20g咖啡粉30秒萃取双份咖啡液40g,倒入咖啡杯中;

接着往拉花缸倒入220g鲜奶,将其打发至55~65摄氏度,同时确保奶泡绵密丝滑;

最后把打发好的热牛奶与意式浓缩咖啡均匀地融合在一起,并完成拉花,热拿铁就制作好了。

2025-10-20 16:23:54 责任编辑:未知
常见的咖啡产区
非洲产区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达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晒)-
肯尼亚咖啡- 卢旺达咖啡- 坦桑尼亚咖啡-亚洲产区
美洲产区
中美洲产区
本站推荐: 卡蒂姆咖啡豆| 季风马拉巴咖啡| 牙买加咖啡| 西达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黄波旁咖啡| 巴拿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马拉卡杜拉咖啡豆| 罗布斯塔咖啡豆特点|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点| 巴西摩吉安纳咖啡| 巴西咖啡豆风味特点| 乌干达咖啡豆风味| 西达摩咖啡豆特点| 后谷咖啡云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亚红樱桃咖啡| 哥斯达黎加塔拉珠咖啡| 单品摩卡咖啡豆的特点| 卢旺达单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风味| 哥斯达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点|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